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正文

聚焦新生课堂 精准赋能成长——2025年秋季学期领导新生教学专项听评行动

作者: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2:39  浏览:

为精准把握 2025 级新生课堂教学动态,切实筑牢新生培养根基,近日,校长余闯带领教务处和规划质量处相关负责人开展新学期新生教学专项听评行动。本次行动以 “新生课堂适应性与教学质量双提升” 为核心目标,重点覆盖新生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思政课程、国际学生教育等,为新生教学工作精准把脉,推动教学质量持续优化。

一、多域覆盖听评:精准把脉新生课堂教学

为全面掌握 2025 级新生融入课堂情况与专业教学实效,余闯一行深入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与学生群体的新生课堂,细致考察新生的学习状态与适应程度,同时重点关注授课教师在教学策略制定、内容体系设计及师生互动引导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切实护航新生教学工作 “起步稳、质量高”。

此次听课聚焦多学院新生课程,具体包括国际商贸学院王言炉老师的《经济学》、王震宁老师的《物流快递运营》、人工智能学院沈彦利老师的《人工智能导论 C》、人文学院徐怡宁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人文学院李思琪老师的面向国际学生班级开设的《中国概况 》。

听课过程中,余闯全程专注记录,从每门课程的教学设计逻辑性、教学方法创新性,到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均进行细致观察与梳理;课后还针对各课程的教学亮点与可优化方向展开深入分析,并与授课教师开展交流 —— 在充分认可教师教学热情与专业素养的同时,围绕课堂环节打磨、教学效果提升提出了具体且可落地的指导建议。

二、课后分场景交流:精准满足国内与国际学生新生适应需求

为全面了解不同群体新生的入校适应情况 —— 既掌握国内新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也关注国际学生对中国环境及浙江工贸校园生活的融入状态,余闯校长在课后分场景与新生开展交流。

在《经济学》课程结束后,专门与国际商贸学院 2025 级新生召开小型座谈会,围绕新生入校后的学习生活相关话题倾听心声。新生们感谢学校为新生搭建的适应平台,感谢教师在课堂上的耐心指导,随后结合自身感受积极分享想法,就专业发展、个人学业规划等方面提出期待。余闯认真倾听、逐笔记录,并给予全面指导辅导。

在《中国概况 》课程结束后,余闯又与国际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重点询问他们在语言适应、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情况与实际需求。国际学生们先表达了对学校双语教学、生活关怀的感谢,随后结合在华学习生活体验,围绕语言学习支持、文化认知拓展、校园生活便利等方面分享感受。余闯明确要通过语言互助、文化体验等举措帮助国际学生更快适应校园生活、融入学习环境。

三、靶向施策促提升:聚焦重点课程,锚定新生培养根基

新生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承启开篇的关键环节,关乎后续培养质量的根基,必须高度重视、抓实抓细,确保取得扎实成效,余闯围绕人工智能、思政课、国际学生教育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以 “时代性 + 创新性” 破局,让思政课立德树人入脑入心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需持续深化内容的时代性与针对性。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实践、社会热点事件设计教学案例,通过情境模拟、小组研讨等创新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思政课的 “单向灌输” 模式,让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成长需求同频共振,真正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引导学生将理想信念转化为投身国家建设的行动自觉。

(二)追前沿、强实践、优分层,培育人工智能领域数字时代创新人才

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教学全过程。一方面推动教师提升 AI 技术应用能力,将人工智能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结合行业前沿案例,让教学贴近产业实际;另一方面聚焦学生 AI 素养分层培养,按新生专业构建 “基础认知 — 应用实践 — 创新突破”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同时完善保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定制化辅导、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助力学生提升数字时代 AI 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三)融标准、植文化、优服务,构建国际学生知华友华培养体系

应完善国际学生培养课程体系,确保专业内容符合国际教育标准,帮助国际学生夯实专业基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理念等元素,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跨文化交流沙龙等形式,让国际学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同时,要持续关注国际学生的学习适应,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后辅导机制,为国际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保障,助力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

此次听课行动,不仅精准掌握了 2025 级新生教学的真实情况,更通过课堂观察、师生交流、课间座谈等多维度互动,搭建起 “教学反馈 + 生活关怀” 的双渠道,全面助力新生融入大学生活。学校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持续聚焦新生成长需求,优化教学管理与服务,为新生开启高质量的大学学习生涯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贾永枢 最后编辑:2025年09月30日 12:39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