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九一八事变,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于2025年9月18日上午在瓯江口校区操场隆重举行了“以军训之姿铭记历史,展技能之志报效祖国”主题纪念活动。活动通过军训操练、先辈家书聆听、无人机国旗巡校、默哀仪式等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技能强国理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坚定“技能报国、复兴中华”的信念。

以军训之姿铭记历史,展现青年担当
早上7:30,秋风微凉,阳光洒满操场,全体军训学生在教官的带领下,正在进行日常操练。整齐的步伐、挺拔的军姿,无不彰显着新时代青年团结协作、纪律严明的精神风貌。一位参与军训的学生感慨道:“今天站在这里,不仅是军训的日常操练,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我们用军训的姿态向先烈致敬,用青春的力量告诉世界,新一代青年已经准备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聆听先辈家书,感悟家国情怀
8:25分,校园广播中传来了左权将军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赵一曼烈士写给幼子的诀别信、黄继光烈士在奔赴上甘岭前夜的嘱托等9封革命先烈的书信朗读。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字,字字深情,句句感动,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先辈们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家国情怀。
“家书中提到的牺牲与奉献,让我想起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英勇抗争的先烈们。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一位同学在聆听家书后动情地说。这些家书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份时代的传承,提醒着每一位学子:唯有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

无人机国旗巡校,矢志科技报国
8:35分,两架无人机带着鲜艳的国旗和青年的誓言从人工智能学院实训室起飞,飞入操场,全体军训学生面向无人机上的国旗庄严敬礼,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敬意,无人机悬停后,齐声喊出“勿忘国耻,矢志复兴;勤学苦练,技能报国”的青春誓言,响彻整个校园。
“看到无人机带着国旗在天空中飞翔,我眼前浮现起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无人机作战方阵的震撼场景。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国家,科技的进步让世界瞩目。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学好技能,用科技的力量为祖国增光!”一名学生激动地说道。无人机巡校不仅展示了科技与传统的结合,更象征着新时代青年学子在国旗下团结一心,守护家园,用技能和智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默哀致敬,铭记历史
10:00分,防空警报准时响起,全体学生脱帽,低头默哀3分钟,向在九一八事变中牺牲的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警报声划破长空,提醒着每一位学子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默哀结束后,一位同学深情地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用技能和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是历史的铭记,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的集体宣言。军训的姿态、科技的力量、技能的使命,都在这场活动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小李表示:“无人机巡校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技能的决心。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我们要用AI、无人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能,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学校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技能报国不仅是口号,更是每一位职教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学生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会铭记先烈的付出,用技能报国,用科技筑梦,不负青春,不负祖国!”

历史,不会老去;青年,永不缺席!
同学们用青春的方式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对话。
军训的汗水告诉我们:纪律与担当;
先辈的家书告诉我们:信仰与牺牲;
无人机的航迹告诉我们:科技与强国;
三分钟的默哀告诉我们:和平与警醒。
愿每一位同学,把今天的热泪与热血,化作课堂上的聚精会神,实训室里的精益求精,未来岗位上的攻坚克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