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多彩校园   >   正文

以旧址为课堂 以历史为教材:一堂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沉浸式思政课

作者:国际商贸学院  来源:国际商贸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5:24  浏览:

9月25日,国际商贸学院学生党支部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组织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本次活动以“于冶金旧址探寻‘红色精神熔炉’”为主题,将课堂延伸至校内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冶金工业遗址。分院党总支书记王耀贵带领114名申请入党的学生、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以“校史讲解+旧址打卡”相结合的方式,在真实的场景中感悟精神传承,强化使命担当。

王耀贵书记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将教学现场设于承载学校发展记忆的冶金旧址。课程伊始,他生动讲述了学校自1958年从温州动力机厂起步,历经艰辛创业、改制转型,直至成长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奋斗历程。在回顾中,王书记重点阐释了“冶金精神”的内涵演变及其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的延续与升华。他指出,学校通过产教融合、自建校区、专业升级等一系列创新实践,逐步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浙工贸样本”,充分展现了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的有机统一。

A9EA3

随后,师生一行走进保留原貌的冶金旧址区域。斑驳的墙体、旧式水塔等历史痕迹,成为无声却有力的“活教材”。同学们通过触摸实物、对比今昔,直观感受办学条件的巨大变迁,深刻体悟“大气致远精工诚贸”的工贸校训内核。这种沉浸式、场景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使校史资源真正转化为育人优势。

A7094

此次特色思政课以“旧址为课堂、历史为教材”,将红色基因传承、职业教育使命与入党教育内容有机融合,不仅创新了思政课程的实现形式,更引导学生在实景体验中筑牢信仰根基,增强对技能报国、文化传承的认同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探索出一条富有实效的育人路径。

责任编辑:王耀贵 最后编辑:2025年09月30日 15:24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