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市四套班子领导慰问一线教师

作者:记者 栋梁 海峰 丹容 里雅 朱帆 晶莹  来源:温州日报2010年9月10日头版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0日 09:01  浏览:

本报讯(记者 栋梁 海峰 丹容 里雅 朱帆 晶莹) 教师节到来之际 ,昨天上午,市四套班子领导分6组看望慰问部分学校的师生,向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

市领导陈德荣、葛益平、仇杨均等一行,先后来到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慰问教职员工,调研高校发展。进校史馆了解高校成长经历,进实验室参观最新科研成果,进实训区查看学生产学结合……陈德荣高兴地说:“三所高校发展各有特色,以争创一流为目标,发展势头很好,看过之后令人振奋。”

座谈中,陈德荣在充分肯定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后说,温州的转型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撑。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能够培养人才,还能为人才集聚提供平台。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高校的研发、生产、培训、咨询等功能以及延伸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转型的角度看,高校发展将有效提升城市档次、改善人文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

陈德荣希望在温高校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扩张外延,满足本地百姓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吸引外地生源,扩大办学规模;办出特色,积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温州独特优势,体现差异性,增强吸引力;向国际化提升,积极推进互派留学生等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在外温州人第二代的文化情感教育,为温州人的国际化提供坚实支撑。

市领导赵一德、张林昨天前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市二十二中,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赵一德一行参观了工贸学院的现代制造与材料技术中心、台湾研究所、刘基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老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他说,当前,温州正处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决定了温州能否在实现转型上快人一步。我们要在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高等教育提质量的同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进一步提高其适应性、增强其服务性,为温州培养出更多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在市二十二中,赵一德察看了校园环境状况,与合作办学的加拿大教师进行了交流,希望这个国际项目有更好发展,成为中加人民友谊的见证。

市领导包哲东、王昌荣先后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温州第二中学,给老师们送去节日问候。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包哲东一行认真察看了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设情况,了解残疾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包哲东说:“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们工作辛苦,责任重大,感谢在特殊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职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共同让残疾儿童快乐成长、成才。”在温州市第二中学高中部,包哲东一行参观了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希望广大教师继续以良好的品德风范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市领导朱贤良、钱成良一行,先后来到温州中学、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看望教职员工,送去节日祝福。在温州中学,朱贤良详细了解新疆班学生的生活起居、学习条件,嘱咐学校要多关心远道而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让他们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在华侨中专,朱贤良希望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锻炼学生干事做人的能力,为祖国培养出栋梁之材。

市领导徐宇宁、徐育斐等一行来到温州职业中专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向全体教职员工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徐宇宁说,职院要提高教学水平、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关键就在于要加快职业基础教育的建设步伐,大力提高职院的科研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为我市社会经济与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

市领导彭佳学、夏克栋一行先后来到温州第八中学、温州第二十一中学,祝教职员工节日快乐。在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后,彭佳学说,我们始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在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0年09月10日 09:0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