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最近成为天津的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这个由天津19所高校组成的联盟,很好地解决因学校差异而导致资源不均的现象,深受师生们欢迎。
南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广生说,“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成立后,各高校资源联合、服务联合,这样的‘加法’使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大幅增长。”
“联盟对于重点大学可谓锦上添花,对中小规模高校是雪中送炭。”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毅说。
联盟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学生。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武伟说“毕业论文获得了学校优秀学位论文,‘数字化图书馆’功不可没。”
教师和科研人员也从中获益。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教授董健康就深有体会,数字化图书馆“使我们的研究少走许多弯路。”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是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十五’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其建设的关键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做‘减法’。”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李秋实主任介绍,以前19个高校都要购买一套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现在各高校共用一套图书馆集成系统软件,其他十几家都不需要重复劳动。
“统一规划,建立联盟,5年累计节约资金过亿元。”这是不久前在专家论证会得出的结论。“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实现了数字图书馆联盟的集中模式,这在我国是一个创举。其‘加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减法’落实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柯平教授说。